当公共艺术作为“微物之神”——“链接·通感”项目的启示
综观近两年上海的美术生态发展,其土壤悄然发生着一个令人惊喜的变化:这座城市出现了新的业态,这种模式包括了前两年就比较成熟的商场里的艺术展、商场及办公楼宇间的公共艺术;最近两年则是用艺术激活街区更新、艺术带动经济发展(促进艺术与经济的联动)的项目纷纷出现,如同血管一样嵌入城市街区和公共空间中。如今,艺术逐渐从传统的博物馆和美术馆的“白盒子”中走出来,开始参与社区构筑与都市更新的进程。
去年6月,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布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五年实施评估工作方案》,其中明确提出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其实在这之前,上海这两年在社区美育或公共艺术拓展方面一直在实践,从刘海粟美术馆的“粟·社区”到今潮8弄这样的美术新空间,再到诸如“环鲁迅公园艺文群落”这样的社区美术馆、社区文化驿站等平台纷纷出现,还有“艺术社区”的打造,如普陀区万里公园亦连续推出三年的“万里观光”灯光艺术季等,都在不断拓展“公共艺术”的疆域并赋予其与时俱进的新内涵。而正是有这些如同“星星之火”的机构实践和鲜活案例,“群落”“社区”才得以成立,成为驱动街区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引擎,也让更多市民对文化和艺术能给生活带来的改变“肉眼可见”,而非像以往那样仅仅是通过看展览来了解什么是艺术。
✦ 公共艺术项目“链接·通感”
魔都之所以给人永远的新鲜感,是因为几乎每个季度都会出现新地标和新话题。今季城中热事之一当属号称“全球规模第二大”、仅次于纽约第五大道店的APPLE静安店落户静安公园旁边的下沉式广场。当然,这波话题度是苹果一贯擅长营销的使然,所以我们又看到了“耳熟能详”的限量版抢购、提前XX小时通宵排队之类的标题。但同期艺术圈也悄悄搞了一件事,热度就远远没那么高了——与新店开张同步开启的一场名为“链接·通感”的公共艺术项目,邀请到三位当代青年艺术家刘毅、石至莹、邱加参与,作品则分别散落在APPLE店四周的三个空间,需要有心的观者去寻找。
说“寻找”一点都没错。因为这个项目展的海报地址只写着:静安寺广场A区、B区、C区。作为一个公共区域,作品也非传统雕塑摆放在户外空间引人注目。于是乎,寻找作品的范畴从旁边的静安公园就开始了,公园出来就看到苹果店,走到下沉式广场,绕到旁边的通道,才找到第一位艺术家刘毅的展厅。第一次去因为时间关系没找到另两外艺术家,我想着既然这里离我的单位很近,那就改天中午再溜达过来找。过了两天再来,也是破费一番周折终于找到。
其实空间路径设计也很好理解:“地面——下沉式广场——进入APPLE店一层——来到APPLE店负一层——两边环形通道出口离开”,环形通道两边分别是另两位艺术家石至莹和邱加的作品展厅。这个公共区域就是位于从APPLE店通往地铁的通道空间,这个设计思路其实很有意思:可以观察大众对公共空间艺术品的敏感度,尤其是展示空间放置在繁忙的通勤通道中,是否发挥出了策展预设的作用?至少在策展人的构思中,“链接·通感”的用意就在于此。
静安寺广场也是上海人都熟悉的老式广场了,原本只是一个通往地铁的通道,顺便开设一些零食和餐饮小店。隔壁紧邻的静安公园也是上海的老公园了,门口的广场几乎每天都有街头艺人表演设摊,驻足观赏的人群非常密集。如今伴随着APPLE静安店的落成,这个下沉式广场也已摇身一变、全新升级,人们可以坐在阶梯上小憩、聊天、喝咖啡、看来往人群。而这一块空间也因此显得“打开”了不少。
所以,在这样的公共空间和广场嵌入当代艺术,是一个很迷人的想法。喏,这不,现在静安寺广场有阿拉比卡咖啡,那为什么不能有艺术品呢?——当然,当代艺术或许向来是高冷的、独立的体系,最基数的大众对它是敬而远之。那么,问题在哪里?“高冷”与否与艺术品本身无关,而在于公众如何发现它们、感知它们。这或许就是当下公共艺术场域构建给予城市建设者以及艺术家、艺术从业者的一个思考。
对“链接·通感”项目的第一印象来源于艺术家刘毅的展厅,其特别之处就在于它从入口的通道就很吸引人,以及匆匆路过时也能听到的若隐若现的鸟鸣声(观察了一下,很多路人确实也是被门口的声音吸引进去)。于是和艺术家聊起项目的想法,才知他的展厅是自行设计的,因为他将空间设计也视为创作的一部分。
刘毅说自己的创作是从手机绘画开始的,那么从虚拟数字图像来到真实的物理空间,如何设计观看路径就显得尤为重要。他将展厅入口设计成幽暗的通道;通道两边的展墙中线是两排手机屏幕,每一只手机都循环播放着按时间标记的动画作品。这番设计既是对作品所展示的环境的呼应,也是一次对其自身创作脉络的回溯——展厅的开始,也是万事万物的开始,一切源于手机。
走出通道后就是以台阶分割的自然空间,此时墙纸变换了色彩,更多的明媚和生物开始出现。除了一扇似乎永远不会打开的“门”,还有一帘幕布;当观众掀起幕布往里瞧才发现,本来以为会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其实“什么都没有”——只有灯光——这个房间投影的作品正是一个射灯,以几乎不为人所察觉的速率在转动……
可以说,整个展厅正诠释了刘毅对公共艺术的理念:绘画、影像、声音、墙绘、装置……多媒介的创作方式与多元表达体现的正是其一贯实践的公共艺术的多媒介性。一个有心之处在于墙纸的颜色是为配合作品特制的,都说色彩是心情的晴雨表,视觉意义上确实如此。刘毅也欢迎大家参与共构叙事,比如“鸟鸣电台”就是一个参与性作品,延展范畴也不受地理空间的限制。由此,我想到他给万里公园策划的“万里观光”灯光艺术季,就强调社区艺术不只是一种视觉作品,更应是一条软性介入社区、链接社区与公众的“纽带”。
石至莹和邱加的空间则更多体现了策展人的思考——传统艺术形制在新的空间会产生怎样的呼应?这也是艺术家希冀通过这个项目得到公众的反馈。有意思的是,当我在邱加展厅从内往外看的时候,匆匆而过的人群与空间内静谧独享的氛围形成了一种平行空间。
这可能也与两位艺术家作品的气质有关,视觉审美上是带着淡淡的疏离感,而深究内里则是炙热的心;这种炙热点燃的是对远古文明回响的追溯与幽暗中微光的追寻;通过作品输出而又举重若轻的审美效果。他们也都专注于精神表达与技法/材质的互联。是的,就像“微物之神”——一草一木,一砖一石,微光与尘土,以及日常的日升月沉、城市的花园、商店的人群、居民区的小动物们………
什么是公共艺术呢?以往我们多谈空间尺度、场域关系或者公民意识等,其实忽视了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正体现于“微小之物”,比如一声鸟鸣,一杯茶,一亩花园。它们既是日常的平淡天真,也蕴藏了戏剧化的种子。而“人”,才是公共艺术生命力的关键。
希望这个议题在未来有更多探讨、实践的空间。
© 本文为 Cc 主义 独家版权所有,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号 ccfoundation
侵权必究
北京展讯 | 看展,启动!
酷毙了!这些梦幻的动态艺术装置!
那个时代最伟大的雕塑家离开了
想免费看展的点这里